“我们努力通过营造一种年轻的艺术氛围,让这座城市在精神层次上更加丰富和多元。”正是出于这样的情怀,2017年7月,章韵如和马远这对“美女海归”开始了她们的合伙生涯,在马鞍山创客+创办起了一家名为“目言”文化艺术空间。这是一间以空间为名片,实则集合了艺术体验、学院派讲座沙龙、展览空间、社交生活、手作实践、设计师品牌等项目的艺术之地,让我们以艺术的名义,前来一睹她们的创业故事吧——

创客+教师——创新与传播的结合

留美的章韵如和留英的马远是安徽两位“本土”姑娘,马远是马鞍山人,章韵如则来自铜陵。热爱艺术的她们在本科毕业后不约而同选择了出国深造,而学成归来后,两位“美女海归”又巧合地一起来到马鞍山,成了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

异乡读书,海外求学,最后回乡任教……两位年轻女孩拥有着高度相似的人生轨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们快速成为知己,并在创业想法上“一拍即合”,成为最默契的“中国合伙人”。

谈及当初如何产生创办“目言”文化艺术空间的想法,章韵如将这描述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她说,从外面广阔的世界回到马鞍山,不可否认最初有一些失落,虽然马鞍山比邻南京,但其文化氛围与北京、上海、南京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马鞍山地处长三角,这座城市一直以来,都不乏包容与开放的气质。这是一座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城市,市民的精神需求将随着时代发展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才为城市带来发展的新动力和生命力。”章韵如说,正是基于马鞍山这样的“底蕴”,她们才敢大胆地去尝试,去创办这间文化艺术空间,她们期待用艺术来帮助这座城市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探索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创客的潜质。

由于从事的是艺术设计教学这份工作,章韵如和马远发自内心地相信,设计之美可以被传达,也可以改变生活。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她们打乱日常司空见惯的细节,用设计和艺术重新解释生活,力图做一个“美”的传播者。这不仅遵循了她们作为大学教师的职业本质,也在创业过程中,发酵了以艺术为传播介质的与人群的对话与启发的功能。

2017年7月,“目言”文化艺术空间正式开始运营,最初的业务范围包括VI设计、手工制作等等,“就像这个名字一样,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是一个只与艺术有关的空间,只要在这里,所有和艺术有关的东西都能够一一实现。”

人生不设限——理想与现实的相遇

两位合伙人称,赚钱并不是她们创业的初衷,她们的初心是希望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丰富和拓宽这座城市的艺术外延。“‘目言’的内核不局限于空间,只受限于想象。”两位合伙人如此阐述“目言”的由来和理念。正如因为对自己不设限的生活态度,两位“美女海归”没有因为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放弃对艺术理想的坚持,工作反而使她们遇见了彼此,成就了一对志趣相投的创业好搭档。

从熟悉的艺术空间到创业的方方面面,一路走来,两位合伙人也遇到过一些阻力,不过这对她们来说都是预料之中的,面对创业途中的困难,她们选择用冷静的态度去面对。

谈及在外地学习的经历,章韵如和马远都承认,一线城市为艺术提供的平台是更加广阔的。创立一个文化创意空间,需要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服务内容和商业化运营包装,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和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氛围也至关重要。

“目言”文化艺术空间在最初选址时,就选在了位于老矿院的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她们看来,这是一个类似于北京的“七九八艺术区”的存在。章韵如称,在最初考虑公司选址时这一点就吸引了她们,尽管受限于城市规模,“创客+”难以达到首都北京的文创区规模,但它已经在逐渐吸引着这座城市中越来越多有创意、有情怀、敢行动的人加入进去。产业园还在初期的建设中,马远和章韵如期待着这里能出现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实体入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打造一个马鞍山人的精神文化驿站。

对于自己的艺术空间,她们也在用一种“不设限”的态度呵护着。“目前来说,通过‘目言’,我们在马鞍山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目言’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两位合伙人表示,在未来,她们也许会调整经营范围和模式,比如搭档茶社、音乐等元素,让这个艺术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集聚更多有共同艺术爱好的朋友。

记者余萍实习生丁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