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国古代四大艺术之一,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

围棋,起源于中国,在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还有许多有趣的别名。围棋盘是方的,棋子和棋盒是圆形的,有人称它为“方圆”。

在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就广为流传,但是当时的围棋发展比较缓慢,到西汉时期,围棋遍布全国,但由于统治者不重视围棋,舆论也不看好,围棋还是没能发展起来。直到东汉时期,围棋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出现了班固(〈弈旨〉)、李尤(〈围棋铭〉)、黄宪(〈机论〉)、马融(〈围棋赋〉)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使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东汉王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时期,文化思想活跃起来,围棋才开始迅速发展。

围棋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

魏晋前后

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但是《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行围棋定制。

唐宋时期

这时的棋局已以19道作为主要形制,围棋子已由过去的方形改为圆形。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质围棋盘,唐代赠送日本孝武天皇、现藏日本正仓院的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皆为纵横各19道。且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

围棋艺术,千变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体育竞赛项目,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是它传播几千年至今遭到人们喜欢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