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馆4日下午举行“多元视野──八、九十年代香港艺术新象”新闻界预展,展览以多元视野,重塑上世纪80、90年代香港当代艺术的创新潮流,呈现那个年代的美学取向、创作方法与理念等面向。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多元视野——八、九十年代香港艺术新象”展览结合宏观和微观历史,透过多元的视野转换,融入时下最为流行的新元素,重塑那个年代在香港形成的当代艺术创作新潮,呈现当年开拓出的新美学取向、新方法与观念、影像新景三大面向。

客席策展人、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展览聚焦7组当代青年艺术家具代表性的作品及艺术空间,在装置艺术、新媒体、摄影及空间上力求突破的探索,并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呈现当日香港艺坛的转变及新艺术创作形式的兴起。

一进展厅左手边的大型混合媒介装置艺术,题为《垂直的麦田》,出自艺术家陈育强之手。该展品曾于1996年在澳大利亚展出,据说当年陈育强将这一装置拆掉装进书包里,独自背上身就去了。当记者提起这一说,陈育强笑着证实“传言”不假,指给记者看看似庞大的装置,每一块板、每跟木棍都是可折叠,“这就是香港了,我们缺少空间,那艺术家应该如何做?灵活点啰。”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大专美术教育都是以平面艺术为主,然而陈育强这批艺术家从海外留学归来,开始引入混合媒介等新的创作概念,打破空间限制。”香港艺术馆总馆长莫家咏对此作了更宏观的总结。

展览另一看点,是“Para/Site咖啡室”,这一项目邀请6位“95后”从事艺术工作的本地年轻人,在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艺术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加入潮流元素,配合展厅空间外的维港景观,从而形成前后相隔20年的两个年代艺术的碰撞和对话。

“展览期间,特定时间内,参展艺术家或义工会为观众奉上咖啡和其他饮品。”方敏儿强调,令观众参与、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这次展览的重要目标。她希望展览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艺术的梳理并非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开始,“让观众开始了解当代艺术历史,甚至对个别时间节点深入研究。”

据悉,展览由3月5日至明年4月24日举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